目前北京市有生活垃圾处理设施37座,日处理能力达到2.2万吨。其中,垃圾转运站9座,焚烧厂4座,卫生填埋场16座,堆肥厂6座,餐厨垃圾处理厂2座。生活垃圾处理结构不断优化,焚烧、生化等资源化处理能力达到了50%以上。而垃圾焚烧发电技术将成为主流。
据市市政市容委称,北京市近年来建成的高安屯、鲁家山焚烧厂,排放指标优于国家和北京市相关标准,定期对外开放,接受群众参观,已成为北京推进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和环保教育的宣传基地。
据市市政市容委有关人士表示,垃圾焚烧发电技术的主要优点:一是无害化处理充分,高温焚烧可使垃圾中有害成分得到有效分解,先进的焚烧技术可以通过控制炉膛温度、烟气在炉内的停留时间,以及对烟气进行处理,促进二噁英的完全分解;二是减容减量明显,焚烧后可使垃圾的体积减小90%左右;三是占地面积小,节约土地资源;四是资源化利用率高,焚烧1吨生活垃圾可发电400多度。
涂圣伟:绿色转型风劲吹 产业结构焕新颜 逐“绿”求变,传统产业焕新发展。 布局绿色低碳产业新赛道,培育绿色竞争新优势。 数字化绿色化“双化”协同转型发展,塑...
杜月:“两新”政策落地显效 不断激发投... 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呈现出三方面特点:市场为主与政府引导相结合、扩大需求与优化供给相结合、统筹推进与重点突出相结合。目前,...
袁剑琴:“两新”加力政策释放消费需求 ... 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是党中央、国务院着眼高质量发展大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,也是今年我国扩内需、促消费的重要...
么新:传统燃油车向新能源车转型,循环经... 在由线性经济转为循环经济的道路上,让旧件得以“新生”的再制造,是极其重要的一环。再制造的最终产品,质量性能与原件一致,质...